辛酉代表五行什么?
“辛”在十天干中与庚金阴阳属性相同,位于第十位;“酉”在十二地支中排第十七位。 古时人们将每日的凌晨作为一天的开端,即寅初,也就是现在的3点到5点之间,而酉时则是下午五点至七点,相当于现在的工作日。“子丑寅卯”分别对应“甲子”、“乙丑”等,而“巳午未申”则对应“丙辰”、“丁已”等,按此推类,“辛酉”就是“庚申”之后的一天,也是“戊午”之前的一天。
因为古人把每天分为二十四个时段,每个时段都对应一个天干和一个地支,所以这种对应关系其实很明确——每天的第一个时辰是寅木,那第二天就一定是亥水(子夜);今天的末尾是戌土,那么明天就一定是午时。如此往复循环。
但到了现在的公历体系中,一天被划分为24小时,每12个小时为一“时区”,每一个“时区”有一个“中央经线”,从东到西划分出各个时区。而我们所在的时区被称为“中原时区”,其“中央经线”就是以首都北京的经度为基准确定的。
由于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因此我们所在的时区就会比古代所认为的“一天”要少一些,一天只有23个时辰,而每个时辰也比以前缩短了15分钟。随着地球的自转,每一周的时间会比上一周的时间少一小时。这样算来,一年就要比过去少了两个小时。为了纠正这一偏差,人们以“闰年”和“闰月”的方式来增加一年的天数。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现在所用的农历实际上是一种“阴阳合历”——既考虑到太阳也对月亮的周期进行计算,从而形成了现在的“农历”。而“阴历”只是传统意义上的一种农历,完全不考虑月球的公转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