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球队为何上不了世界杯?
因为在中国,足球是一项“小”运动,而篮球则是一项大众运动。 中国有世界上最多的球迷群体,无论NBA还是CBA,无论是火箭还是湖人,观众无数; 中国拥有全世界最庞大的体育产业,从耐克阿迪彪马到安踏李宁361,从各种球鞋装备到比赛视频直播,从电视转播到网络视频,从街头篮球到室内篮球……每一样都市场巨大; 每个周末,无数学校教室后排的男生守着电视看NBA或CBA,或讨论刚才结束的NBA或CBA;每年夏季,无数的高校举行篮球联赛,无数的女生在观众席上为男生们尖叫助威。
然而,同样是一项集体运动,为什么中国的篮球能够普及如此之广,而足球却只能屈尊于小众项目呢? 我想主要原因还是因为中国篮球规则简单(相对于足球),容易上手,就算不会打球也可以看得津津有味——不像足球,不看解说根本不知道球在哪,更看不懂传停带、传切配合这些技术动作。
其次,篮球场地不用像足球场那样大,一个标准篮球场就足够,即使不够,随便找块空地也能打。 最后,也是最主要的一点,打篮球不需要很好的身体条件,哪怕是170的个子,只要肯练习,就可以打得不错,甚至很多身体素质很差的人,通过大量的训练也能够达到一定水平。 而踢足球不一样,身高马大的球员在运球、防守的时候优势明显,而小个子只有做球场上机器人的份儿了。
所以说,在中国,篮球是一个“平民”的运动,而足球是一项“贵族”的运动。 但恰恰相反的是,职业篮球的发展远比职业足球成熟。因为篮球是“平民”的运动,所以任何一家企业花几十上百万请一批业余球员打打比赛轻轻松松,但要是搞职业化的足球队,那简直就像啃骨头——钱不好咬啊! 于是,国内出现了很多优秀的篮球运动员,他们通过刻苦的训练和不断的拼搏,不仅实现了自己的奥运梦,还让五星红旗一次次在国际赛场上升起,这让每一个中国人感到自豪和骄傲;但是,同样的训练量和努力程度,换作足球,恐怕连亚洲三流的实力都没有。
如果我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足球的问题,那么奥运会、世锦赛这样的国际大赛场上的失利只会频频上演。 为什么中国男篮能进世界前八,女篮能进决赛,但却是中国足球永远难以逾越的巅峰? 因为竞技体育不是社会福利,它需要投入,而足球这项运动需要的投入远远高于篮球。 青训建设、人才选拔机制、国家队队伍组建、高水平赛事举办、国外拉练……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单靠某家企业或者某个协会的力量是无法完成的。 所以,除非国家出手,给予政策和财政的支持,否则我国的足球水平只能停留在亚洲三流的水平。 就像我们的教育体制,不改变应试教育的模式,学生的整体素质很难提高,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导致学生除了读书考试什么都懒得理,这种本末倒置的教育体制才是造成我们国家创新不足、竞争力低下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