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五行和木相克?
五行相生相克,其实是一个循环,并不是你克我、我克你的关系。 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为顺生。 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为逆克。 相生里面含有相克的因素,就好比父母对孩子,孩子反哺母亲一样,互相依存,互相制约。
相反,相克里也包含了相生的因素,好比战争中的两军交战,有攻也有守,不是单一的克制,而是相互之间有着协调的作用。 如果这个平衡被打破了,就是疾病和灾害出现了。 所以《黄帝内经》里说“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 也就是说如果人们能够顺应自然界的规律,不去破坏这个相生相克的平衡,就不会生病,就可以延年益寿了。
那么具体到五行来说,怎么让自己不生病呢? 答案就在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里。 首先,你要了解自己的属性。 这个“自己”有两种含义,一个是自然界的“天体运行”,另一个就是你的“身体”。 天体的运行跟五行有关系吗? 当然有! 我们的五脏六腑在全身就像五个行体,它们分别属于五脏之中,有阳(表)也有阴(里)。
心属火,形如太阳,主升发;肺属金,形如大地,主肃降;肝属木,形体似枝干,主舒畅;脾属土,形如大地,主运化;肾属水,形如湖泊,主储藏与排泄。 上部像天,属于阳,主升;下部像地,属于阴,主降。升降之间就是一个平衡,一个循环。 人的情绪也一样,欢乐像太阳,喜悦像春风,愤怒像火焰,悲哀像雨水,恐惧像冷风。这也是五行在情绪上的体现。
除了五行之间的平衡,人身体的阴阳也是一个平衡。 比如,你体内有一千条经脉,每两条经脉有一个穴位,这些经络穴位就像河道,河流里面的水就是我们体内的物质。
中医叫“精血津液”。这些河水分成五份,构成体内阴阳两部分,也就是中医所说的“阴阳气血”。 人体的阴阳是一个动态的平衡,这个平衡是靠着阴阳两个脏腑维持着,哪个盛了,就要泄掉它,哪个弱了,就要补充它。这就是中医所说的“虚则补之,实则泻之”。 用现代的语言来解释,就是当人体阳气多了,就要消耗一些,阴气少了,就要补充一些。
人体就是这样在一个动态的平衡中,维持着生命。 所以,知道了这些,你大概就知道怎么让自己不生病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