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房价会涨吗?
房地产的繁荣,有宏观上的因素,也有微观上的因素。 先说宏观上的因素。一个国家是否应该发展房地产,最重要的不是看这个国家的GDP总量(因为很多国家在低GDP增速时期反而更加大力地发展了房地产行业),而是要看它的财政收入中来自于土地的收入所占的比重。
一般来讲,当政府土地出让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超过20%,并且土地财政依赖度(土地出让收入/GDP)超过15%时,这个国家再增加房地产投资,对经济的影响就不太明显了——因为土地财政已使地方政府对土地的依赖已经相当高了。
2014年,我国土地出让收入为2.74万亿元,同比增长39.3%;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4.16亿元,同比增长13.8%。土地财政依赖度达到18.7%。
2015年上半年,这一指标上升至22.1%。 2014年全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13.77亿平方米,比上年减少1.26亿平方米,下降0.92%。 2015年上半年,商品房销售面积为7.04亿平方米,同比下跌0.77%。
可以看出,我国房地产行业的宏观调控目标已经达到。 再来看微观上的因素。影响楼市的因素有很多,包括人口流动、城市规划、交通建设、基础建设等等。但最主要的还是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与住房供给之间的平衡。如果一个城市经济发达,工资水平高,但住房供应量却很小,那么楼市肯定会涨;反之则会跌。
目前一线城市如北京、上海的楼市明显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所以房价一直在涨。 而很多新一线和二线城市的楼市则比较低迷。比如重庆,新房价格从2014年年初开始一直跌到现在,跌幅接近20%。作为直辖市,重庆的经济实力在全国仅次于北上广,但也远落后于同属西南地区的成都。
为什么经济实力如此强的重庆,房价会跌得这么惨呢?原因就在于住宅的供应量非常大。根据易居研究院的数据,重庆市2014年的商品住宅供应面积达3874万平方米,创下历史新高,而同期只有杭州和南京两个城市超过2500万平方米。
另外据易居研究院的统计,2014年全国共有35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库存量同比增加,其中重庆以595万平方米新增面积位居第一。 这也就意味着在需求不变的情况下,供大于求必然导致房价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