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那些黑哨是怎么来的?
我来说下这次山东和新疆的裁判报告,看完之后你们就知道CBA的某些裁判到底有多黑了,这些判罚如果出现在nba比赛中,教练或者球员一定会投诉抗议直到改判,但cba就不同了,球员只能默默的接受,毕竟在中国篮球是弱势项目 首先来看新疆对阵山东的比赛最后58.9秒山东领先4分,新疆103-107,裁判吹罚山东1次进攻犯规,新疆2次进攻犯规,实际山东2次失误(最后一次失误陶汉林不是主动失误),新疆6次失误;
接着看山东对阵福建的最后时刻,山东落后三分,时间还剩7.9秒,裁判吹罚双方抢篮板犯规,加罚2次,实际山东抢断得手,打停表还剩下5.9秒,福建发球,山东抢断打停表还有4.9秒,最后1.9秒山东进攻时间未到,裁判又吹罚山东一次进攻犯规,实际山东没有进攻机会 最后来看新疆对战广联的最后时刻,新疆落后两分,时间还剩2.4秒,裁判先是对莫泰进攻犯规,之后又纠正为投篮犯规,加罚两次,其实为新疆追平比分赢得了一次机会,可惜最后一刻周琦投失 以上就是CBA本赛季最黑的5次裁判判决,看完之后还有什么想说的吗?
在2001年辽宁盼盼与上海东方那场经典的总决赛中,黑哨黄晋军被揭发,后来被终身禁哨,中国篮球的黑暗时代就此拉开了帷幕。
随后,时任北京首钢俱乐部总经理的袁超也以证人身份公开指出:“某些俱乐部以金钱、美女来拉拢、腐蚀和收买裁判员。”袁超的证词可谓一针见血,道出了“黑哨”的根本来源。
但袁超的证词却惹祸上身——随后他就惨遭排挤,离开了首钢管理层。2002年,袁超离开了自己工作17年的俱乐部,同年,中国篮协出台了“末节单外援”规定,北京首钢的实力直线下滑,一蹶不振长达十年。
此后,一些被球迷认为“黑哨”的裁判员没有得到任何处理,而敢于揭发“黑哨”的人却会遭到排挤——以袁超的遭遇为典型,这成为中国篮球界一条“黑暗的潜规则”。
2003至2004赛季结束时,中国篮协在总结工作时承认,“个别裁判受制于情、受制于利,出现不公正判罚”这一问题“不容忽视”。但这种轻描淡写的总结和毫无实质内容的表态,并不能解决裁判员公正执裁这一CBA联赛面临的生存问题。
2004至2005赛季,原“黑哨”黄晋军在中国篮协的安排下到辽宁电视台体育频道做嘉宾评球。2012年11月,黄晋军更是在媒体上叫屈称:“当黑哨其实都是篮协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