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四季生肖是什么生肖?
“看四季”指的是“看春天、看夏天,看秋天、看冬天。” 对应的是12地支中的四个季节——春、夏、秋、冬。 这四个季节分别与4个生肖相匹配:春季与寅虎相合,夏季与午马相合,秋季与戌狗相合,冬季与子鼠相合。 因而,当人们说看“四”的时候,是指这4个季节,也就是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
我国传统将一年划分为二十四节气,每个节气都有特定的生肖。从立春开始,随着节气的变换,一年的每一天都有对应的生肖,从而构成了独特的“生肖节气”。 比如,在立春这一天,生肖是虎;雨水当天,生肖是兔;惊蛰前后,生肖是龙;……每周都有一个主题的十二生肖故事。
除了每年都有的“春节联欢晚会”外,还推出了“生肖春晚”——在每年的最后一天,播出“生肖春晚”,节目单上的第一个节目就是歌曲《好运来》,歌曲中这样唱道:“迎春接福进万家,万事如意好运来,恭喜你发财!” 这就是对“看四季”最好的解释。 “看四季”对应的正是“四季变化,周而复始。”
在五行中,五色和四时四物相配,青(苍、翠)→春→木;赤(丹、朱、绛)→夏→火;黄(白)→中→土;白(素)→秋→金;黑(玄、皂、缁、幽)→冬→水。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每个季节都有一个生肖属相,我们把这种属相叫作“看四季生肖”。
看四季是人们长期观察自然界各种动物和人的相貌、习性、特征,把它们和自己的生理、病理、吉凶祸福等各个方面联系起来,根据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不同特点,按五行所表现的特性,以动物比拟而总结出来的。
看四季生肖,就是把自己和身边的人对应在一年的四个季节里,按各个生肖的习性和特点,想象自己和他(她)人的命运以及身体健康情况。看四季的思想产生于周朝以前,兴盛于两汉、魏晋、南北朝,到唐宋时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把人看成动物,在医学上,它起到了病理分析的作用;在农业生产上,起到了观察农事的作用;在日常生活习惯上,起到了顺时养生的作用。看四季生肖在当时人们的思想意识中,还起到了迷信的支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