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星苗链是什么企业?
是从事种业科技、种子培育、种子销售的企业,有科研基地和完善的育种系统,在业内很有名声。 我之前做水稻育种的时候接触过这个公司,我们课题组用该公司提供的材料进行培育,期间也到他们的试验田进行过田间测产。该公司的品种抗倒伏能力很强,产量很高。并且与江苏农科院联合建有国家粳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南京分中心。
但是,任何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亚星的优势在于规模大、资金充裕、人才济济,但同时问题也很大。由于规模大,因此对市场的话语权很强,往往自己定价。而且资金充裕使得它在研发中可以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从而抢占市场和产业链的制高点。但另一方面,因为资金充裕,它也敢于冒风险,比如它曾经高价收购某不知名企业的专利,就是想抢占转基因市场份额,结果后来那个企业破产了,导致它这次投资全部亏掉。还有一次和安徽某育种单位合作,它先付钱给了对方,结果后来对方提供的种子质量不过关,把它给气得不行。 当然,这些都不是致命的问题。让亚星真正走入百姓目光的是和它有关的三家上市公司——苏垦农发(601952)、丰乐种业(000713)和大康农业(002344)之间的爱恨情仇。
首先来说说苏垦农发,它是目前三家上市公司中市值最高的,总市值达180多亿。而它的诞生正是源于当年亚星和另外两家公司联手炒作水稻价格。当时国家出台相关政策要调控粮价,于是三家联合发表声明,称我国粮食产量连年减产,需要大量进口来弥补缺口。这一声明大大刺激了市场,于是粮价就暴涨起来。
接下来就是故事的高潮部分了。在粮价上涨过程中,苏垦农发不断买入,最后终于成功控股。而另外两个跟风上涨的个股却不再涨下去了,因为它们没有买到足够的筹码。
这里有一个细节值得关注,在苏垦农发不断买入的过程中,有个叫许明玉的个人一直在不断地卖出,且买进数量和卖出数量基本相当。有人猜测他是苏垦农发的庄家,在低位吃进筹码,再在高位抛出来获利。但更可能的是,他和亚星之间存在某种协议,比如在低位他帮其吃进,而在高位则帮他卖掉了结。
那么,现在问题就来了,既然苏垦农发已经坐实了“炒家”的身份,且市值高达180亿元,那么作为原罪的承担者,亚星又如何能全身而退呢?!真是细思极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