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基金怎么理财?
要理好财,首先得理清财富是怎么来的 通俗的说,我们赚的钱有两种来源:
1、工资性收益-上班赚的工资;
2、资产性收益-你本来没有的钱,通过各种方式,让你赚到了钱。 这两种收入都很有意思,因为:
1、工资收入是劳动所得,辛苦费,你付出了时间,付出了精力,所以,从理论上来说,你赚的越多,国家应该越少——比如,我每个月挣3000元,国家就应该从我身上拿走15%的税收(这个数据纯属虚构,请勿较真)。但是,实际上并不是这样,国家不会跟你算这么细帐。
2、投资性收入是资本利得,是没有创造社会价值的部分,本质上是你对他人资产的支配权。从这个角度说,投资性的收入应该缴纳更多的税金,但实践上也是另外一回事。
现在的问题就是,大多数人都只能拿到第一种收入――通过劳动换取金钱。想获取第二种收入(也就是钱生钱,贷钱钱),就需要做两件事情,一是想办法让手中的钱增值,二是减少支出,多留下点钱,以便放贷和投资理财。
很多人只做了第一件事,却忽视了第二件事的重要性。他们盲目地增加负债,为了获得更高的利息,把自己有限的资金全部投到高息贷款或者P2P中,最后结果却往往不如人意。其原因就在于忽略了自身的偿付能力,如果收入不足以支付利息的话,这种借贷行为迟早会崩盘。 所以,要想做好理财,应该同时考虑两个问题:
第一、我的收益如何实现最大化呢? 第二、我需要减少哪些开支?我能节省多少开支?(也就是计算你的财务自由度)
做到这两个问题的同时,还需要注意一件事:保持现金流量的稳定性。因为人都会犯错,投资也会出现失误,当你无法掌控这些意外的时候,你需要做好准备,让你的现金流量尽量保持稳定,不要出现突发状况时,手忙脚乱,毫无准备。 这三件事情:控制支出、寻求收益、保持现金流的稳定,就是构建理财规划的基本框架。
在制定具体的理财计划过程中,你还可以进一步细化,例如:
1、明确理财目标的金额和时间 比如说,今年你要还房贷,那么明年你就要开始存钱,具体每年存多少钱,需要根据你当前的债务情况以及还贷能力来计算。 又比如说,你想在3年后买一辆20万的车,现在就可以开始攒钱了,每天省下10元钱,一年下来就是3650元,3年就是10950元。
2、明确资金来源 要想理好财,你得先清楚你的钱是从哪里来的。是工资性收入还是投资性收入,如果是投资性收入,你是从哪个渠道得到的这笔钱,是这个项目的分红还是那个项目的利息等等。只有搞清楚你的钱是什么,才能更好地安排你的理财。
3、选择合理的理财手段 这个很简单,根据前两个问题的答案,结合自己已有的资产情况和风险承受能力去选择适合自己的理财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