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几丁糖凝胶的作用?
答主也是被医生坑的其中之一…… 本人因烧伤,在烧伤科进行治疗,住院期间,烧伤科医生给我进行伤口清洗换药时,使用了“几丁糖”制剂(药品名:贝复舒,北京泰德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该药品说明书明确注明了该药品使用于烧伤创面,不良反应不明。 在随后的治疗中,由于创面一直不愈(创面大小约为3*4cm,轻微粘连,呈白色),医生又给使用了同样药物,并且是连续使用!在使用到第5次的时候(一天一次),我出现了恶心、呕吐的症状,于是立即停止了用药并进行了输液等治疗,随后症状减轻。但是停药后的第二天,即使用的次日,早5点,我突然腹痛剧烈,急入病房,此时全腹都有轻压痛,反跳痛,肌紧张。后经过及时输液,抗炎,对症治疗,症状缓解。
但是在接下来的伤口处理过程中,我又出现了恶心,欲吐的感觉,于是在医生给伤口上药的同时,我大口漱口,试图清除口腔内药物残留,但为时已晚,药品已经被咽下,随后我也进了医院设置的留观室,进一步观察。(此处应该有药物残留被清除的图片……) 事后我问医生,这个药是不是有问题?医生很肯定的说没有问题,是正规的药品,而且还警告我说有可能是我空腹吃药引起的反应,让我不要瞎想。还说我以前一直使用这种药,从来没有出现过问题。
事后我查阅了相关资料,发现几丁糖这一药物有可能引起急性过敏,主要症状有:胃肠道反应,皮肤反应,呼吸系统反应等,但是我出现的症状属于比较轻微的,应该属于迟发型变态反应。 几丁糖,学名为脱乙酰甲壳胺,是一种天然多糖,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1906年由法国学者C.Joliot从海藻中提取得到,因具有抗微生物活性,故又名抗菌素E。其结构式如下: CH2CH-NHCO-N-(CH3)4-SO3H 从图中可以看出,该物质含有氨基和羟基两种易被质子化的基团,因此具有阳离子交换能力和吸附能力,同时由于分子中含有乙酰基,所以也有亲脂性。因而可作为消炎镇痛药,止血药及促生长药。临床上可用于溃疡病及胃溃疡出血,亦可用于烧伤,褥疮,血管炎以及肿瘤的治疗与辅助治疗。
本病例中,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很有可能就是口服几丁糖制剂所导致,其原因有可能是因为该患者对几丁糖制剂过敏,也有可能是因为患者的胃肠道功能受损,对食物的消化功能减弱,而几丁糖又不能耐受,从而导致的异常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