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吸毒为什么道友?
因为“吸”、“毒”两字粤语同音,而“吸”有吸食的意思,亦代表用嘴巴吸烟,因此许多词语如“一吸”、“十吸”等都有性器官的暗喻意思在里面 (一)1985年《新晚报》一篇报道指一名涉嫌吸毒的24岁本港男子在机场被警探截获,当时他身上携带有14个毒品“小袋”,重约7克,经检取样本化验后证实含有可卡因成份;(二)1999年香港大学发表的一项研究指出,三成七受访者曾吸食毒品,以大学生群体为基组测得的数字更达四成,这些毒品包括大麻、可卡因及鸦片,其中吸食大麻的比例最高,达到30.6%,其次是可卡因,有15.7%的大学生曾经吸食过,最少的是鸦片,只有7.9%; (三)今年初《星岛日报》报道警方扫毒行动,发现大屿山一座住宅单位藏有大量毒品,价值逾2亿元,检方相信这些毒品是供当地和海外吸毒者食用,部分毒品包装上标示的剂量,相当于16.5公斤可卡因或3.8吨冰毒; 目前对毒品的非法用途主要归结为两类:一是作为麻醉药品,二是作为兴奋剂。 近年来,不断出现毒品替代物的新品种,由于这种替代品价格高昂,而且难以鉴定其成分,给查处工作带来很大困难。有些毒品还有逐渐低龄化的趋势,令人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