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白塔公园在哪?
“白塔”是原址重建后的名称,全称“保俶塔”,因形似开封的铁塔,故名。但这里的塔并非保俶仙子所建,而是五代吴越王国的钱镠所建。 钱镠是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本是一无赖,后投军为刺史,因为帮助唐太祖李渊平定刘武周有功,被赐姓李,改名为李镠。 他的母亲早逝,父亲续弦再娶;继母王氏悍妒,生不下儿子,便诬陷钱镠的母亲红杏出墙,害死其母。钱镠得知后,亲手杀死继母及其情夫,因此得以免遭追杀。
后来他率军攻克杭州,获封吴越国王。虽然国号“越”,但他的都城却位于今杭州城区。为了显示皇权,他在杭州城内修筑宫室,又建造了这座塔,作为祀神和观景之处。 北宋开宝八年(975年),宋灭南汉时,俘南汉后主刘鋹。宋太宗赵光义认为刘鋹名“鋹”字“仲衍”,“仲衍”二字合起来就是“杨”,而刘鋹祖先原为汉朝杨氏后裔,遂赐刘鋹姓杨,名煜。从此,这座塔改名为“杨煜塔”。
南宋高宗在位期间(1127-1162年),杭州遭受了两次洪水,一次干旱,高宗认为是自己“失德”所致,于是重修西湖诸山,并在湖中筑岛,在山上营造行宫,以应天命。由于当时皇帝出行多乘舟,所以此岛形状犹如龙舟,故得名“龙舟坞”。
明嘉靖年间,杭州知府朱桓为了给修建孝慈庙募金,擅自打开墓穴,取出墓中的石像、碑文,将之运往城内重新安置,引起众人不满。
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正月十五日,有人上书乾隆帝,称“西湖山水佳胜,游人如织……惟月夜游湖,不能见其全景”,建议建造一座高楼,以便于赏月。乾隆帝采纳了这一建议,命人在孤山建筑楼观,起名“夕照楼”。 民国十六年(1927)农历正月初一,西湖风景区终于打通了一条隧道,取名“云栖隧道”,使得西湖水不再干涸。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对文物古迹十分重视,多次进行维护和整修。上世纪五十年代末,中央美术学院根据古代绘画资料,设计复原了这座宝塔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