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听力筛查怎么做的?
新生儿听力筛查一般是在宝宝刚出生时,通过观察、触诊和听诊来进行的初步评估,判断宝宝是否存在先天性耳道闭塞或者听力损失的异常情况;在宝宝42天、3个月、6个月大时,会分别再进行复查。 如果出现异常结果,医生会对宝妈及宝宝进行进一步的评估检查,以明确宝宝听力损失的程度及原因,并根据检查结果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如助听器或人工耳蜗植入)。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听力损失都可以察觉。对于轻度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的宝宝来说,可能初次筛查暂时无法发现,但随着宝宝成长,可能会在学语期前(通常为1岁半之前)显现出来。所以这类宝宝在42天、3个月和6个月的复查时,也有可能出现阳性结果。 但无论怎样,早发现早干预是确保宝宝拥有良好听力,正常语言发育的关键!
如果爸妈们在宝宝3个月后,发现自己的宝宝还有以下这些表现,应警惕孩子可能存在听力问题,尽早带宝宝去医院就诊: *对声音反应迟钝,例如对他大声喊叫也无动于衷; *对父母的回应差,譬如叫他名字没有反应,看着他的时候眼神呆滞; *不能模仿大人发音,如发“爸”“妈”等音; *当宝宝发出啊、哦、嗯等单字时,父母不应答,也不和他说话; *1岁以内能发出爸爸、妈妈元音的宝贝,到了1岁以后仍只能发这几个音,且存在咀嚼、吞咽困难,流口水,嘴张不大等问题; *15个月以后还不会说第一个字母的词,如“da—de”、“ba—be”等。 对宝宝的观察还应包括饮食、睡眠、哭闹等情况。如果有以上任何一条表现,应尽快带宝宝前往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