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孔雀能在银行贷款吗?
日前一则“男子养孔雀申请精准扶贫贷款”的新闻吸引了人们的眼球,新闻中提到湖北省竹溪县蒋家堰镇蒋家堰村的农民蒋某,2017年10月份在有关部门的引导下办理了3万元扶贫贷款,在自家院子里喂养了6只蓝孔雀——一只雄性的价格高达3000元,此后蒋某就想着法子提高孔雀产蛋量,盼着能早点儿赚钱还款。但事与愿违,今年1月份,其中5只孔雀不育病死,只剩下一只公孔雀,而它的产蛋率也特别低。一万多块钱的投入,如今只剩下一千多,蒋某感觉自己上当了,这事儿到底该不该怨他呢?我们先来看视频:
看到蒋某的遭遇,许多网友发出疑问:用活物作为抵押真的行得通吗?这样的方法靠谱吗?孔雀会死,牛也会死,马还会跑掉,这样养出来的鸡鸭鱼肉大家还能不能放心吃?带着这些疑问,我们来采访一下法律专业人士,他们怎么看。
中华全国律师协会民事专业委员会主任汤清仁:
从法律角度上说,他这种做法其实相当于叫作活物抵押,在国际上,特别是西方国家,是非常普遍的存在。当然在我国,因为还缺乏这方面的实践,所以现行法律是没有明确规定的,但是我们应该看到这是一种有前景的做法,特别是对于那些信用不是很好的老百姓很难从银行拿到款的情况下,活物抵押不失为一种很好的贷款方法。
但是如果从长远来看的话,要想使我们的金融产品更加丰富,我想到我们未来可能在市场上会出现很多这种以活物为担保物来进行抵押贷款的情形,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法律也需要相应的做一些调整,以使这种新的金融创新行为得到法律的保护。
但是话又说回来,从我国目前的现状来说,这种金融创新行为应该还是局限于一些比较大的银行之间,小型的银行因为规范操作起来还有一定的难度,但是总体上来说也还在尝试阶段。
活体动物是不能抵押的,因为活体动物有移动性,有逃跑的倾向。即使立了合同,其抵押效力也存在诸多争议,因为在我国目前还没有动物户籍制度,无法认定动物的所有权归属,而且活体动物价值认定有较高难度。
记者:曹雯
制片人:蒋建军
主编:李茵
剪辑:卢宇光
包装:王润宇
字幕:宋云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