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马齐喑是成语吗?

程禹栋程禹栋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万马齐喑的意思解释

“万马齐喑”是一个成语。

读音:(wàn mǎ qí yīn)

意思是千万匹马都沉寂无声。形容人们沉默不语,不敢讲话,比喻人们由于受暴虐的压制而不敢讲话。

成语出处

清朝·龚自珍《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万马齐喑典故

出自清龚自珍《己亥杂诗》之125,龚自珍(1792--1841),字尔玉,又字璱人,号定盦,浙江仁和(今杭州)人。他自幼攻读经史,博学能文,嘉庆二十三年(1818)举乡试,受同考官姚文田赏识,姚曾说他是“奇才”、“异器”,劝他再读十年书,即当清庙之器。道光元年(1821)考取进士。曾任礼部主事、宗人府主事等官,长期受到官场的排挤和打击,因不满黑暗现实,于道光十九年(1839)辞官南归。回乡后,与友人倡导社会改革,组织“爱社”、“壶天社”,继续宣传其社会进步思想。同年九月,南游杭州、金陵、上饶等地,在归途中写下三百一十五首七绝《己亥杂诗》。他在年谱中说:“是年春,南漕不顺,秋,典试广西,至冬,又典乡试,往返两浙、两江、赣、闽、鄂,明年,还京师,日夕记所闻见,及所经历,抒胸中抑郁之气,而为一书。”

“万马齐喑”在诗中的原意是说,当时的清政府,人们不敢表达自己思想,就像所有马在同一时间里都沉默无声一样。该诗抒发了对自己祖国壮志难酬的感慨。此诗是诗人辞官返乡,客游苏州之时所作,作者曾两度入京主持应试工作,有机会了解朝臣及士子的思想情绪,故发为此诗,“万马齐喑究可哀”是诗人耳闻目睹的证实。龚自珍是我国杰出爱国的诗人、学者、思想家。他怀着反帝爱民的热切愿望,对当朝者抱有极大的期望。“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就是他的内心表白,是借自然的循环法则,寄托自己尽忠报国的心愿。然而,当龚自珍看到封建王朝的日趋腐败和清政府那些当权者整日陶醉在“康乾盛世”的虚假局面里,他那忧国忧民的心绪自然涌上笔端。他愤慨,他焦虑,他叹息。“万马齐喑究可哀”就是对当时中国政治局面的形象化概括,其目的就是提醒那些在国运艰难之时,自己却在苟安享乐的人。这首诗是抨击当时社会黑暗、官场腐败、人才遭压制的,是一首借物咏志的绝妙好诗。然而,也有人认为“万马齐喑究可哀”是指“群贤毕集”、“济济多士”。认为当时清朝政治并不腐败黑暗,是龚自珍曲解了社会。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