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五行属于什么?

刘弘悦刘弘悦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玄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他起源于先秦诸子百家的阴阳术数之学,发展至汉朝开始成熟,之后各朝各代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特点。 道家和儒家作为我国古代两大主流学派,都对玄学的发展产生过很大的影响,尤其以道家为主。老子所著的《道德经》被道教奉为经典,其“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等思想成为玄学的重要哲学基础;庄子所崇尚的逍遥游也是后世玄学清谈的主要话题之一。

魏晋时期,玄学成为主流学术,当时名士如王弼、嵇康等人都对玄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作用。这一时期的玄学强调老庄的思想,同时融合儒法两家,形成了一种多元互补的结构。在论著方面,出现了像《春秋》这样的典籍,同时由于佛教传入中国,出现了用老庄思想注解佛经的著作,这都给玄学增添了丰富的内容。 隋唐之后,科举取士制度建立,经义考据之学盛行,同时社会普遍崇佛,因此儒学与玄学都开始走下坡路。但不可否认的是,无论是儒学还是玄学,他们在传承中华文明、培育中国文化方面都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劳。

时至今日,玄学中的很多思想和观念都仍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乃至我们的文化。 (一)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中国的传统文化历来注重天人合一,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种传统最早可以追溯到荀子的“天人相类”“制天命而用之”,以及《礼记·中庸》里的“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等等。这些观点都体现了中国人看待自然与社会的关系上的一种宏观态度——即自然与社会都是人类生存的家园,我们应当善待自然、尊重自然。

(二)理性与感性的有机结合 中国传统思维重视理智又兼顾情感,主张理性和感性两个方面的完美结合。这一点可以从《论语·阳货》中看到——“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其中的“兴”指的是欣赏,“观”指的是观察,“群”指的是交游,“怨”指的就是怨愤了。可见孔子是主张通过诗文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到了魏晋南北朝,文学评论中更出现了“哀而不伤”“乐而不淫”的说法,这些都是对情感的表达做出了限制。 但是另一方面,传统的中国文化也提倡“克制”,《中庸》里有云——“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所谓“天人合一”“知行合一”实际上都是在追求一种人生境界,在这个境界里,人和自然都是可以得到充分和谐的统一的。

柳冰艳柳冰艳优质答主

1. 这个问题问的是“阴阳五行相生相克”,而不是“八卦理论”中的“阴盛阳衰、阳盛阴弱”等等;所以答案的切入点应该是在五行的金木水火土之间,而不在八卦中……

2. 从题主的问题描述看,题主可能没有真正理解什么是“生克关系”——这不仅仅是相生相克的含义(这里说的五行相互关系的定义是广义上的),也不是在说自然界或人类社会的关系。 “生克关系”说的是事物内部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这种互相影响的关系是从内部发生的(例如人体器官之间的相生相克也是从内发生作用)。

3. 在周易这门学问上,阴阳与五行是对应着说的。因此这个问题的切入点是讲阴阳两分与五行的划分对应着讲的——“阳极生阴、阴极反阳”和“金水相生、水木相生”是一个意思,只是表述方式不同而已。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