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五行属什么?
五行学说是古人通过观察自然界中万物生克的规律而得出的结论,它最早见于《尚书·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后来这个观念传到民间,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处处讲究五行。如果知道一个人的八字(出生时间),就可以推算出这个人的五行所属。比如一个人出生在甲子年、乙丑月、丙寅日、丁卯时,因为甲子年和乙丑月的天干地支依次排列,所以此人五行属水;因为是丙寅日和丁卯时的天干地支依次排布,所以此人五行属木;因为是甲子年的干支属土,乙丑月的干支属金,丙寅日的干支属火,丁卯时的干支属水…… 这是五行在阴阳五行中的属性分布,其中木火土金水五种元素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阳和,另一类是阴。每类各含两个元素。阳类的两个元素彼此相生,即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阴类的两个元素相互克制,即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 金,金克木。
五行相生相克是普遍存在的自然法则,自然界天体运行,人体生理功能都有这种现象存在。中医就是在总结这种普遍的自然规律后将其运用于人体的健康状态判断和疾病治疗中。 所以你提到的“五脏”和“五志”的“五”就是指的五行,他们对应的关系就是上述属性对应的五行关系。 “心主火”是指心火亢盛而言,“火”属于阳,代表兴奋,激动,烦躁等心态,“火生土”说明心的功能要依靠脾胃的消化功能来维持。 “脾主土”包括脾的吸吮、转运营养物质的功能,也包括脾主肌肉、四肢的运动功能,以及统血等功能。“土载四行”指的是脾在五行之中具有中央之功,为气机升降的枢纽,“金生水”则说明肺金清肃下降,肾水滋润上浮,只有二脏相济才能保持中焦的充实。 “肝主筋”指的是肝气旺盛,筋骨强健有力,“肝司疏泄”是指肝能够疏导全身气机,只有肝的疏泄功能正常,脾气不壅滞,肺气不闭塞,心神得疏泄,肾水上行无阻碍,心脏的跳动能平稳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