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五行火行业?
五行,就是金木水火土五个元素,是古代人对自然现象的一种描述方式。 每种元素对应一个季节——春天木旺,夏天火旺,秋天金旺,冬天水旺,每年中间农历五月,火元素最旺。在一年十二个月中,每月都有“当令”和“不当令”的时候,比如正月(寅月),阳气萌发,属木的日子多;四月(巳月),天地气交,属火的日子多…… 在一天之中也有“当令”与“不当令”的时候,比如说子夜(23点到1点),阳气始萌,属于水的时候;上午9点到11点,阳光炽烈,属于火的时候等等。
人体也有“五藏”——心、肝、脾、肺、肾,五脏各有其功能,而每个季节又对应一个脏腑——“春主肝,夏主心,秋主肺,冬主肾,四季最后一个月(农历三月)脾脏最为旺盛”。 自然界有五色——红橙黄绿青蓝紫,每一色代表着一种元素——红色为火、橙色为土、黄色为金、绿色为木、蓝色为水、青色为肝、靛蓝色为肺、胭脂色为心,当然还有阴阳划分,在这里就不赘述了。 “行”字有“人行”的意思,“行”也代表了运动,所以五行也叫作“五行干支化”“五行流年”“五运”“岁运”“岁君”等。
中医理论认为,人与自然是统一的整体,人在宇宙中所处的位置叫“中天”,体内有着小宇宙,每天凌晨1点至3点,气血由静而动,犹如子时夜半,此时睡眠宜养肝;晚上9点至11点,阴气甚重,诸阳之耗,如丑时夜深,适宜养心;中午11点至下午1点是阳极之时,如日午时分,适宜健脾;下午5点至7点,阴阳渐消,各项机能逐渐降低,如酉时黄昏,应适当养阴…… 大自然通过时间、空间的变换影响着人类的生活,中医学用五行来概括自然界变化的规律,指导人类的日常起居,达到天人合一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