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棉花还进口么?
喻意最佳答案
我国是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小棉花进口国,2018/19年度进口了约350万吨棉花(含新疆棉),同比增长超过7%。国内纺织行业对原料棉的需求强劲,但中国棉花的种植面积和产量自2000年至2016年却连续下降。 为了满足国内需求,我国从国外大量进口棉花。
根据美国农业部数据,2018年我国棉花进口量达到近4年来最高水平,较去年增长7.6%;其中新疆棉占7成以上,美棉、巴西棉、西非棉等进口量也增幅明显。不过受中美贸易摩擦影响,今年一季度加拿大棉花作为替代品种,进口量大幅增加,占比达14%,位列第一。
在需求方面,除传统面料之外,新型纤维混纺面料在服装中的比例逐渐上升。以莫代尔为主要成分混纺的面料,由于悬垂性、吸湿透气性、染色性能都很不错,被广泛用于夏季T恤、衬衫等产品;而以珍珠棉为主要成分构成的柔软、蓬松、富有弹性的新型面料,则多用于内衣、泳衣等贴身衣物。
在供给端,除了美国和澳大利亚外,非洲各国也是重要的产棉地区。目前在全球棉花生产国中,有埃及、柬埔寨、苏丹、科特迪瓦、马达加斯加五国年产棉花超过一百万吨,占到全球总产量近60%。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中国市场作用的提升,未来中国棉花进口渠道将变得更加多元。
近年来,我国棉花生产稳步发展,总产、单产、人均占有量、人均消费量、进口量等多项指标均列世界第一位。
尽管如此,受人多地少资源制约和棉纤维消费需求快速增长拉动,我国棉花产销缺口持续扩大,产需缺口为300-500万吨,必须依靠进口弥补。特别是2010/11年度以来,国内市场棉价一直高于国际市场,棉花进口大幅度增加。2012/13年度受国际棉价持续下跌影响,国内外棉花价差进一步拉大,棉花月度累计进口增幅创历史新高。
为保护棉农利益,2011/12和2012/13年度国家继续实行棉花临时收储政策,中央财政预计支出560亿元。尽管如此,国内棉价仍高于国际棉价,2012年3月底国家储备棉库存突破900万吨,库存压力巨大。因此,在继续搞好国内棉区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同时,需加大棉花进口风险管理。
加强棉花市场监测统计分析。密切跟踪进口棉花产销、价格、进出口与库存等情况,研究国外棉价大幅跳水、国内棉价高位运行的原因和影响,及时研判棉花产销形势和市场变化。建立信息定期发布制度,并通过召开部门联席会议、举办棉花供需座谈会等形式,引导企业根据棉花价格和库存情况安排生产,增强应对市场风险的预判能力。
加强棉花市场调控和储备管理。通过增加国内资源投放市场、动用关税配额等措施,增加棉花上市,保障市场棉花供应,调节市场需求,稳定市场价格。加强棉花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联动监管,严厉打击市场炒作和囤积居奇。做好棉花储备监管工作,严格棉花出库管理,避免储备棉库存积压,确保“放得进、管得住、用得上、周转活”。
健全棉花进口贸易风险预警机制。密切跟踪棉花进口变化,按月发布全国及重点棉花进口预警信息,加强棉花进口管理,避免低价棉大量、长期进口,影响棉农收入。
建立棉花进口贸易促进体系。加强国际贸易宣传,积极引导企业到国外建立棉花种植基地,完善棉花收购加工、运输仓储等流通基础设施。加大出口信用保险、出口信贷和外经贸发展基金支持力度,鼓励企业“走出去”参与棉花国际竞争与合作,提高我国棉花贸易国际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