涟五行中属什么?
《尔雅·释水》注,“涟,廉泉也”,郭璞注引汉·许慎说,“涟,波之廉也。”又引陆机说,“涟,涟漪。”可见,作为单字使用的“涟”(今天一般作“涟”),是指水中浮起的泡沫和涟漪。 《庄子·秋水》篇:“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辨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洄洑(yú fú,水流回旋的地方)之水,三千有余里;洄洑之处,一百馀里,须臾之间;逆流而上,无复有居者。”这段文字中的“洄洑”就是今天的“漩涡”。这里的“漩”字也是“廻环”的意思。
所以,由上面的词来看,“回”、“廻”、“旋”都应该表示水中向上涌的形态。 “迴”字还指旋绕成圆圈。唐·韩愈《南山诗》:“谿底石粼粼,沙深月黄昏。有鱼若鲤鱼,鳞鬣皆可数。一鳅翻浪起,兩尾如鉤出。直挑银盘上,倒吐莲花谷。” “圜”本义是指环形;用圆形来形象地表示天体运转,所以又有“周”的意思。《易·乾·彖》:“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示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于扐以像闰月,五岁再闰,故再扐而后挂。”“圆”则是以圆形来比喻天体的形状。《礼记·祭义》:“圆昭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