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生肖牛衣对泣?

范增范增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对牛弹琴”的典故最早出现在《庄子·秋水》篇里,原文是:“孔子游于太行山,闻鼓琴之声,而弦歌不绝。孔子往而观焉,其士人,箕踞而坐,不食菽粟而饮清风; 其妻抚琴而歌曰:‘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西洲风日好,桃李正芳菲。’此亦‘采薇’之风矣。” 南朝梁萧统所编《文选》中收录此事时,题目为《鼓琴》,李善注引汉应劭《风俗通义》曰:“《乐书》曰:‘舜弹五弦之琴,歌《南风》之诗。’,谓《南风》之诗也者,言其温柔之乡、恬美之乐也。”

北宋吴曾撰《能改斋漫录》卷十六记述了这一故事:“东坡在玉堂日,有幕士善于弹琴,东坡请弹《南风》一曲。……曲终,坡云:‘此曲妙绝天下,但恨风字多误。’”可见苏东坡也有此癖好。 明代杨慎在《丹铅总录·音乐二》中引用了《庄子·秋水》篇中的这个故事并进一步阐述说:“今人之琴操多取诸江湖间,惟《风弄梅香》一曲,取诸《庄子》,所谓‘对牛弹琴’者也。”

到了清代,俞樾《茶香室三钞·庄姜琴词》中则提到:明人曹子念著《琴史》,以《庄子·秋水》篇中‘鼓琴’之事,断代为汉初,谓是之时有风曲。按风曲始于宋元间的说法,见载于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及明朱权著《神奇秘谱》中,然其调皆无谱可考。至清中叶以后,才有其调见载于琴谱中。

官翔宇官翔宇优质答主

西汉时,苏武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苏武的好友李陵,本是汉将,因兵败投降了匈奴,匈奴派他去劝降苏武。苏武不为所动,只给他留下这几句话:“武父子五人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意思是:我一家都是皇帝的臣民,我常想为国家奉献生命。如今有机会以死报国,即使刀砍锅煮都毫无怨言。后来苏武返回汉朝,李陵还在匈奴,无法归汉。他们两人就写了这样的诗来表达自己报国的心志。这首诗就是《黄花》篇。

“黄花”就是野菊,意思是菊花还差着那么一点点儿。苏武写诗说:“黄花如一梦,白骨若为情!”意思是我这一辈子就像一场梦,白白地牺牲了,还有什么留恋的呢!李陵的和诗说:“苏卿临别语,只恐负明恩。世乱无才识,关情有菊根。”意思是我只担心辜负了皇上的恩情,乱世里无能为力,只有等到重阳的菊花开了,我再把老根(指自己)挖出来归汉!

“白衣”本是读书人所穿的家常衣服,诗里就是隐士的意思。苏武和李陵都是被迫过隐居生活的人,所以才用“白衣”自称。“对泣”表达的是痛哭的心情。他们两人都想尽早回汉朝,但匈奴不放行,所以急得不得了。这一种难处和痛苦,只有相知很深的苏李二人体会得到。“同为万里客,还与故乡亲”表达了他们对故国刻骨铭心的爱。“同为万里”说明他们两人本来都来自汉朝。“还与故乡亲”是说,只要回到汉朝他们就非常高兴,哪怕被发配到边远地区。

这两句诗,表达了苏武和李陵对自己祖国的深切热爱之情,即使死了也不后悔。

后来用“白首牛衣”指夫妻、朋友共患难。如《新唐书·王思礼传》中记载,王思礼与张守珪一起平乱,因事受牵连,张守珪被免官为平民,思礼“待诏与共卧起如平生”。后来又写文章为他申辩。张思珪感动而说:“少有从违,而兄同之死生,何也?”王思礼回答说:“兄将帅,身所领数万,书生何能当?”二人互相感激而“白首牛衣”。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