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结汇风险是什么?
1.外汇管制的风险 国家对外汇实行强制管理,主要是为了防止国内企业和个人套购外汇,增加就业岗位和税收,保证国际收支平衡。目前,我国对资本项目下的外汇交易采取核准制,只有经国家核准后才能进行外汇交易;而对经常项目项下交易则实行登记制。企业对外汇的买卖要遵守国家的外汇管理规定并承担相关风险。 2.汇率波动的风险
由于人民币不是可兑换货币,所以不能像美元那样实现无限制的浮动,而是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在这一制度安排下,人民币汇率仍然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不断变动。对于外贸企业来说,如果其出口收入的是外币,进口支付的是人民币,就有可能因为汇率变化而导致损失。例如,一个从事进出口业务的企业,当初以100万人民币买进了原材料,合同规定交货时付汇120万美元。但是,在交货时,由于汇率变动,应付外汇额变为132万美元。这样,该企业就多支付了12万美元,相当于增加了45万元人民币的成本。掌握正确的结汇时机,避免不必要的损失,是外贸企业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 对于从事非贸易项下外汇收入的企业来说,也同样面临着汇率风险问题。因为这些企业所获得的收入一般是非货币性的,如专利权转让收入、房地产出售收入等。这些收入如果以人民币计值可能会减少,但如果及时兑汇成外币,就可能减少损失。
3.不能兑现的风险 这里所说的“兑现”是指资金在汇入企业账户后能够及时换成自己想换的人民币。有些企业通过地下钱庄或其他渠道将外汇变成人民币,这种操作是违法的,一旦被发现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即使没有发现,这种兑换也会带来一定的风险。因为这种行为属于无监管的市场行为,存在对方不履约的可能性。如果对方以欺骗手段将假币换成真币后逃之夭夭,那么受骗的企业就只能自认倒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