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存货增加意味什么?
存货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销售或者自用而持有的材料、产品、商品等实物资产。 存货包括的内容比较广,不仅包含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和动力、半成品、产成品或库存商品等等,还包括运输工具、机器设备、房屋建筑物、在建工程等各类项目。
一、存货的计量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应用指南的规定,应当采用实际成本进行初始计量。对于各种存货的具体确认条件及其初始计量方法,准则中都有具体规定。例如,外购原材料时,其入账价值为企业支付款项(含相关税费)加上应计入存货成本的运输费、保险费;自制半成品和外购商品的验收入库,结转入库的原材料等相关科目后,按照其实际成本计入“库存商品”科目。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初始计量时,不能以发票等到手作为是否入账的依据,而是应该以符合入库条件的相关凭据为依据。 如果企业因暂时没有相关的采购订单等凭证,先暂估入帐,事后再用红字冲销法进行处理,这种做法也是合理的。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发票到得较晚,则不能将之前已入账的货物金额重新计入存货成本,而应该在补开发票时再行调整。
二、存货的增加 在实际工作中,导致存货增加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有购进、自行研制、盘盈、受托加工、接受捐赠及外来投资等多种原因。
1. 购进 在日常经营过程中,企业为了开展经营活动,从正规渠道购进的原料、辅料以及生产的半成品/成品,是造成存货增加最常见的原因。 一般企业都会编制采购计划,根据采购需要确定好品种、规格、数量、价格和交货时间等等,经相关部门审批后执行。在采购过程中,会涉及增值税相关的抵扣问题,因此还应注意相关凭证的收集和整理。
2. 自行研制 自行研制主要指生产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而进行的科研、设计等活动,所消耗的材料用品按规定计入当期损益;通过试验、试制成功的,将其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的成本加计扣除。
3. 盘盈 对于盘盈的存货,应当查明盘盈的原因并及时处理。属于企业管理不善等原因造成的,应当按照规定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属于无法查明的,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进行账务处理。
4. 受托加工 对受托加工业务,企业应当注意区分应收取的加工费收入和应返还的加工物资。对于受托加工物资,应当按照所收取的加工费价格与同类物资的市场价格孰高原则确定,并按受托加工物资的实际成本加入产品的生产成本或将该部分物资确认为企业的资产。
5. 接受捐赠 以捐赠方式取得的存货,应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及相关证据,分别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