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肖破字几画?
2013年日历上记载的是“肖猪”,也就是农历蛇年,所以“肖”字是7画; 《新华字典》中“肖”字第5笔的简体笔画为4画。 而“肖”字的本意指“像”、“类似”,引申出的“稍”的意思用4画的简体“肖”字表达。如“肖似”、“肖小”(像个小家伙)等词。 所以,“肖”字在作为姓氏时应该按7画计算。 那么“破”字几画呢? 《康熙字典》中记载“破”字“从刀从皮”,刀部和皮部都是10画,所以“破”字也是10画。 但上面“肖”字的分析显示,当这个“破”字用作姓氏时,它应该被简化为4画。
于是问题变成了查询“破”字在古代有没有被简化为4画的字形。 我查到了两个资料,均证明“破”字在古文字构形系统中,存在过4画的简体。 元代王祯《农书·百谷谱稻》:“有破粒之病,多因插秧时,秧田积水,或早时雨水,浸泡过了。” 明代徐光启《农政全书·百谷序》:“破者,不结实而粒溃烂者。” 明代贾思勰编撰的《齐民要术》中有关于栽种水稻的详细记录,但其中没有找到“破”字作为贬义的例子。
不过,我查到了“破”字作为褒义的字形,出现在宋代曾巩所著的《墨池记》里: “元丰中,沈存中沈起文少泽始来京师。予得见之,状貌奇丑,皮肤黧黑。” 另外,我在百度百科里查到“破”字作为姓氏时有两种解释,一种解释就是认为“破”姓源自明末太监冯保,理由是据说他“生破口,俗呼‘破头’(即‘破’)。”“又作傅保。”(出自张宗儒《明宫词》)。看来这种讲法在民间流传很广。 如果这种观点成立的话,那“破”姓就应该算作5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