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滨江东路是哪个区?
荔湾区 广州有三个滨江东路,分别属于三个区域,一个是越秀区的滨江东路,另一个是荔湾区的滨江东路,还有一个是番禺区的大石街道的滨江东路。今天要跟大家讲的正是位于荔湾区内的这条“滨江东路”。 说到这滨江东路,得提到一个人,他的名字叫做洪拳。他是清末民初粤剧武打演员、武术家。他因为出演《方世玉》而被人熟知和喜爱。他在剧中扮演的是“洪拳大师公”的角色。 为了演好这个角色,他还专门去学了洪拳,因此他对这套拳法可是很精通的。后来他还在香港开了一家叫“洪拳体育会”的武馆,培养了不少的弟子。这些弟子中不少人都在电影电视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包括我们比较熟悉的吴京、张晋等。 而这条街就是因为这个人而得名的。
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当时的政府将“洪拳体育会”的地址公布出来并予以登记,并将其命名为“滨江东路”。此后该名称就一直沿用至今。虽然历经数十年风雨,但地名一直没变更过。
滨江东路东起海印桥,西至江湾桥,长2187米,宽13~20米,沥青路面。元代时为十官渡,亦称下渡,是珠江北岸“十三行”通商旧址。
明嘉靖年间改称“永清门外滨江路”,简称滨江路(即今滨江路)。清时沿江一带为十三行商人建的商馆,有英国、瑞典、丹麦等17国商人开设的洋行。光绪十五年(1889年),英国商人开始在沿江地段建造西区,建有住宅和娱乐场所。
光绪二十六年,滨江路(今大通路至江湾桥)由清政府拨银4万两,筑护堤并建沿江马路。辛亥革命后拆筑堤路,滨江路正式定名,东起海珠桥,西至大通路。1934年修筑海印桥后,定海印桥以东为滨江东路。1956年拆堤筑路,辟建滨江东路至江湾桥江岸路。1972~1978年滨江路加宽至22米,滨江东路拓建为32米。1999年海印大桥(海印桥新桥)启用,滨江东路东端伸至沿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