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生肖姓贾?
1、子鼠:子鼠的姓氏“贾”,与“甲”同音,古时“甲”“贾”是相通的。《说文》有载,“甲,古文字象草木长出枝叶之形,引申指植物生长得非常好,所以“甲”字又有“高大”之意。而“贾”字的金文字形,就像是一排排的商铺,本义是“做买卖的人”,由此也引申出“以物易物的商品交易”的意思来。
2、丑牛:关于牛姓的由来,一种说法是因为上古时期,人们用牛角计数,用牛的躯体测量长度和距离,因此“牛”字又有了数量单位“十”的意义;另一种说法认为牛姓源于春秋时晋国的公族封地,其祖先被封在“牛邑”,后代就以地名命姓,称“牛氏”。 南北朝时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实行汉化政策,将鲜卑族的“丘穆宁”姓氏改为汉姓“牛”。
3、寅虎:东汉时期南匈奴呼韩邪单于归附汉朝后被赐姓“虎”。三国时吴国孙权因为山越王滕抚“为人多奇节,好侠义”,赐其姓“虎”。南朝梁武帝萧衍有一个叫“萧虎”的大臣,因功被赐姓“虎”。由此可见“虎”姓在古代是非常流行的姓氏之一。
4、卯兔:古人用干支纪日,如果遇到闰月,则需要在前面加“辛”或“乙”。正月逢闰月的第二个月为卯月,第三个节气为惊蛰,也就是说惊蛰之日阳历三月五日前后,月亮运行到下弦(满)的位置。这时太阳刚刚从东方升起,月亮还在西方天空,太阳在月亮之前通过地球轨道。由于月球围绕地球公转的同时还要不断自转,所以每天经过同一个经度的地方会有一点点变化,一年之后月球经过同一地点的时间就会相差一个月,从而导致二十四节气日期的变化。
5、辰龙:对于龙的姓源,有一种说法是,上古时代,帝王或部落首领死后会制成干尸(即木乃伊),然后用车架载着四处巡游,显示皇帝亡灵的权威,这种丧葬仪式传到民间,人们在祭祀祖先的时候也用同样的马车。马车和龙的形象很相似,所以“龙”字也被用作姓氏。还有一种说法认为“龙”氏是由“龚”氏改来的。西汉皇室刘姓家族的一个女子嫁到章邱(今山东省章邱市东)龚姓家里,生下孩子后,因其父刘交不是帝王,不能称为“皇太后”,只能称“昭灵夫人”。元帝时,龚家女儿被尊为“皇太太后”,公元41年,汉哀帝尊祖母冯昭仪为“太上皇后”,称“家”而不称“宫”,这种称呼方法一直被延续下来。
6、巳蛇:“沈”作为姓氏的来源相当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姒姓部落。夏王朝第一个国王启的母亲名为姒履癸,周代史书《竹书纪年》称其名“履癸”,唐代学者司马贞在注释史记中的这一段时,引用宋朝学者郑樵的话说“禹之父曰鲧,鲧之父曰颛顼,颛顼之子曰老童,老童之分于舜为姚姓。”这里所说的“分”是指舜帝从姚姓部落分出一部分立国的事情。宋人罗泌在《路史·国名记》中进一步补证了这种说法的可靠性,他说“夏后,颛顼之孙名鲧,字敬康……封於曹,遂以曹为姓。”而“鲧”字又与“沈”字相通。可见“沈”姓是夏商周三代流传下来的姓氏之一。
7、午马:关于马的姓氏来源有两种说法。一种是马氏祖先原来是姓姜的,姜的原址在今天的甘肃省平凉地区,战国时秦德公为了表彰伐豳功臣,将其姓氏由姜改为乔,故又称“姜伯”,汉代画像石中,常常可以看到“姜伯”的名字。到了东汉末年,司马迁的后人为了避乱,把名字改成马迈,这就是“马”姓的起源。另一种说法认为马姓来自汉武帝时候的西域都护府。汉武帝开通西域交通后,各国使者络绎不绝前往长安献宝物,乌孙国进贡的一匹良马,汉廷命画师绘成图像,悬挂在宫殿上以示荣耀。这匹乌孙马的颜色是“纯黑,身上无斑纹”,后人便以其色命名为“墨”,又因其性烈如马,所以称为“马”。后来“马”姓逐渐增多,成为第一大姓。
8、未羊:西周初年,周武王封自己的弟弟姬鲜在今山西省芮城县境内,封地为侯爵,国号为“芮国”。公元前641年齐桓公率领诸侯联军攻打芮国,国人战败,君主姬眉伯被抓,国人退守小城,粮食耗尽,被迫献出王子作人质,才保住国家不被灭亡。后来芮国渐渐衰落,国都改名为芮城镇,也就是今天的山西省芮城县。隋朝大业年间,芮城有位名叫杨爽的书生考中状元,被分配到山西蒲州(今运城永济县)担任主簿,因政绩出色,不久调往京师长安任职。唐太宗李世民听说他很有才华,召见后非常高兴,任命他为谏议大夫。李世民有个儿子李恪喜欢打猎,有一次在长安以东一百里的咸宜坊北打猎时迷失了方向,天黑后李恪竟然走到芮城的县城里过夜,次日早上方才找到返程的路。李世民得知后觉得李恪是个有作为的藩王,应该加强管理,便下诏让李恪搬到京城西面的泾阳就食,并任命杨爽为李恪的长史官,负责监督管辖。李恪非常感激杨爽的恩惠,后来唐高宗李治即位后,还让杨爽做了自己的老师。 杨爽有一女儿名牡丹,貌美且聪颖绝伦,十二岁能诗善赋,人称“神童”。当时宰相武则天想为自己的女儿太平公主择婿,就把杨爽的子女们召到身旁,令他们当场赋诗,以观优劣。当几位子女吟诵完自己的佳作后,只见小牡丹红着脸,低垂着头,沉默不语。武则天笑着问她为什么不写诗,小牡丹抬头回答说:“娘娘,我爹从前是侯爷,我的哥哥姐姐们都已是高官,我凭什么敢和他们争呢!但是我要是现在就低头认输的话,将来恐怕也没有机会了,所以我宁愿现在出丑,留个笑柄,将来也好有所倚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