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和定期有没有风险?
先说结论,所有投资行为都有风险,不存在无风险的理财方式。 “保本”、“稳赚不赔”这类宣传语都是骗人的。 (除非你只把钱放着不用,也就是所谓的“储蓄”)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可能最熟悉的理财产品就是银行存款了,银行以国家信用做背书,承诺本息偿付,对于50万以内的存款,国家也明确做出了保护措施; 然而,存款也不是绝对安全的。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的时候,越南央行为了拯救汇率,直接宣布放弃本国货币对美元的价格管制,让本币大幅贬值。结果国内存款的利息还没发拿回,存款本金先没了。虽然事后两国重修旧好,我国的存款还是那个存款,但经历这样一次风波,谁还敢把全部家当存在银行里啊?!于是很多家庭开始购买各类保险、定投基金等等,希望能找到既安全又有收益的投资工具。
既然要寻求收益,那就绕不开风险的问题。所谓风险,就是指未来预期收入的不确定性。我们之前说过,任何投资行为都是有风险的,因为任何一次决策都不可能导致必然的收益或损失。那怎么衡量风险呢?一个比较通俗的方法就是标准差,标准差的概念比较容易理解,就是用一个数去乘以标准差,就可以得到这个数的浮动范围。比如股票买入后上涨或者下跌20%,这里20%就是这个数的标准差;再比如买回一只基金,一年以后涨了30%,这里的30%也是标准差。标准差不等于亏损或者说不等于收益,它代表的是一种不确定性。 举个例子:假设我有一笔钱,现在有两种理财方案,A方案和B方案。
通过计算,A方案的收益率是7%,风险指标(标准差)是16.4% B方案的收益率是11%,风险指标(标准差)是21.2% 你说我会选择哪个方案呢? 相信很多人都会果断选择B方案,毕竟11%的年化收益率要比7%高不少,而21.2%的风险显然也要低于16.4%。这就是一个很理性的投资抉择。但是如果你是一个保守型的投资者或许就会选A方案,因为7%的收益率看起来虽然低,但它却是稳定的,而21.2%的风险显然高于16.4%。 其实大多数人投资股票和基金都是选择一个类似B的方案,希望获得较高的收益,因为人类天生就是一种追求高的/新的/漂亮的数字的物种。只不过在股市里收益总是和风险如影随形,想获得更高的收益就得承担更高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