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理工大学是几本?
我国的科学技术在不断的飞速发展,这也就促使着我国的高等教育加快进步,在这激烈的竞争时代,不少高等学府也应运而生,慢慢的加入国家建设的行列,为国家的建设发展奉献着自己的力量,南京理工大学就是这样一所在不断进步的高校,它原名是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历经了多次的更名,最终在南京建立,简称南理工,是一所以理工为主,工、理、经、管、文、法、哲、经、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重点大学,同时也是985优势学科平台建设高校。
那么南京理工大学是几本呢?这要从它的本科批次说起,在江苏本科高校实行全新的本一本二批次设置,南京理工大学在本科第一批和本科第二批都有招生计划,所以应该说南京理工大学是一本院校,同时也是二本院校,它的分数较高的专业是安排在一本批次招生,较优势的专业是安排在二本批次招生。
南京理工大学在我国的理工类高校中排名前几位,它是我国211工程,985优势学科平台,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学校的综合实力较强,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组织的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中,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获评A、机械工程学科获评A-,另有11个学科获评B+,7个学科入选“双万计划”:2019年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工业机器人工程专业等3个专业入选江苏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学科建设是证明一个学校实力的重要标准,南京理工大学的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中,11个学科进入B+以上,见表1。表1学校及学科在全国排名情况。学校现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2个,国家重点学科8个,江苏省优势学科1个,江苏省重点学科建设学科3个,江苏省重点实验室6个,江苏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以及专业研究所和研究院19个。
教学与科研水平也是衡量一个学校的重要标准,在教学层面,学校积极推动教学改革,根据社会需求和学科发展,开设新型公共课程,形成网络化公共基础课程体系,坚持通识教育、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相结合,学生人格与修养教育、社会责任感教育、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培养贯穿大学生活始终。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在多个专业实施卓越教师、工程师、医生、法律人才等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改革试点,稳步推进“工程博士”专项招生计划改革。着力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组建产业学院,实施校企联合、产学联动,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科学研究与科技开发始终是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学校有科技攻关、科技基础、科技创新等任务体系。近年来,学校通过构建“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项目储备计划,促进相关领域重大科学问题与前沿技术研究的系统布局和集成开发。瞄准国际科学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开展基础性、前瞻性的科研活动,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产生了一大批标志性学术成果,获得国家级奖励65项。
近年来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努力增强学校发展的活力和教育国际竞争力,与海外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2018年,学校与芬兰奥卢大学和拉普兰大学签订合作办学协议,联合成立中芬移动应用与大数据联合学习中心。努力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开展多种形式国际交换、合作办学,促进优秀人才有序流动。积极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长三角城市群”等国家发展战略,与省内外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依托区域优势与资源优势,在科技协同创新、政校企联合培育创新人才,以及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积极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领域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