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需要信用贷款吗?
信用贷款越来越普遍,申请条件和提供的资料越来越简单,放款也越来越迅速,而贷款的利息和手续费也越来越低。同时,信用贷款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追捧,成为很多人日常消费的主流渠道。在这种趋势下,我们真的需要信用贷款来支持消费吗?
信用贷款的普及,表面上是金融创新,实质上是银行等金融机构对高风险高收益的追逐——利息水平越高,贷款发放的越多,银行的净利润就越高。而利息之所以高,是因为风险控制要求比较低,很多人不需要提供任何担保品,只需要依靠信用就拿到了一大笔钱,一旦这些人发生拖欠甚至赖账,金融机构的损失就很大,因此只有高利息才能覆盖高的潜在损失。
很多申请信用贷款的人,其实是被高利息“绑架”了。他们往往是在急需用钱而又无法拿到钱时了解到信用贷款,申请下来又有惊喜,结果在后续还贷中逐渐发现利息负担沉重,但因为钱已经被用了,所以只能按部就班的还贷。很多的信用贷款,年化利率在10%以上,而同期的一年期存款利率在1.75%,二者相差5倍以上,而贷款期限一般都在一年以上,很多是三年,这之间的利差是30倍,可以说,申请信用贷款是花明天的钱,透支未来消费。
因此,信用贷款表面上很风光,但本质上存在很大的陷阱,对申请人而言,是高风险低收益的事情,不到万不得已最好不要申请信用贷款,而要通过积累信用,多使用信用卡来满足日常的消费资金需要。同时,信用贷款的多发,本质上反映出经济不景气,需要依靠刺激内需来拉动经济增长,而收入增长不足,就需要借用信用来扩大消费支出,这在很大程度上是饮鸩止渴的策略,对整个经济的发展带来很大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