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烘焙课怎么上?
烘焙是集营养、科学、艺术、生活为一体的实践课程。从幼儿年龄特点出发,将烘焙与幼儿教育目标相结合,引导幼儿感知食物的神奇变化,从中观察、发现、思考、制作,能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激发幼儿对探索学习的兴趣。
一、烘焙课前环境的创设
烘焙活动在开展前,可以将有关食物烘焙的图片、图画书、视频等投放于班级的学习和生活区域,激发幼儿对烘焙活动的期待和兴趣。幼儿对烘焙房充满好奇,教师可以将活动室布置成烘焙房并设置“厨师帽” “围裙” 等装饰,为幼儿营造良好的制作情境,有利于其获得沉浸式体验。
二、烘焙课程的开展
(一)烘焙课程的准备
安全是幼儿开展烘焙活动的重要前提,因此,在开展烘焙前,教师需要对室内电器、工具、温度等进行检查,确保环境的安全性,教师在活动中也要做到时时关注、及时保护幼儿的安全。
(二)烘焙课程的组织
1.感知材料,激发幼儿探究欲望
在“烘焙蛋挞” 活动中教师在活动开始前将鲜奶、炼奶、鸡蛋等食材一一放置于幼儿面前, 请幼儿看一看、闻一闻、尝一尝它们是什么材料,鼓励幼儿充分运用视觉、味觉和嗅觉去感知材料, 这样不仅能保证幼儿成为实际的体验者, 并且能激发幼儿后续制作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2.集体讨论,探索制作方法
在组织烘焙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在“制作泡芙” 的活动中教师在幼儿初步认识食材后, 可以提供一张制作泡芙的简易食谱, 与幼儿一起讨论泡芙的制作步骤,并进行总结梳理,让幼儿对活动过程有一定的把控性。
3.分组制作,有序完成制作过程
在幼儿对烘焙有一定的认识后, 教师可提供制作所需材料, 并安排一组幼儿进行示范。其他幼儿分组合作进行制作, 使幼儿在与同伴互动的过程中提升社会交往能力和合作意识。
4.品尝分享,拓展幼儿经验
品尝分享是幼儿最为期待的过程,在品尝美食的过程中,幼儿可以和同伴共同分享制作的快乐、品尝自己的劳动成果,进一步提升幼儿探究学习的自信心,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烘焙课程不仅能让幼儿体验到制作的快乐, 更能让幼儿感受美食背后的文化, 扩展幼儿的生活经验。例如, 在“烘焙元宵”时,教师可以让幼儿了解关于“元宵节”的风俗,在“烘 拌糖芋泥” 时教师可以和幼儿一同了解关于“九九重阳节” 的传统文化。此外, 教师还可以在“母亲节”“教师节” 等特殊节日带领幼儿制作食物, 体现中华传统“尊老爱幼”的美德。
三、烘焙课程的延伸
教师可以安排幼儿把制作的美食带回家和家人一起分享, 在获得他人表扬和赞许之余感受到自制美食的乐趣。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自制糕点的食谱, 安排幼儿与家长在家一起制作美食。既拓展了食谱的选择面, 又增进了亲子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