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资产计周转率怎么算?
总资产周转率是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净额与全部资产的平均余额的比值,它是表示企业全部资产的使用效率指标。用公式可表示为:总资产周转率(次数)=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平均资产总额。其中,主营业务收入净额为主营业务收入扣除销售折扣和折让后的金额。平均资产总额则为主营业务收入净额所对应计算周期的平均资产总额,它可以通过用年初资产总额加上年末资产总额再除以2得出。在计算总资产周转率指标时,应注意分子分母在时间上保持一致,即主营业务收入净额体现的是计算期利润的取得情况,而平均资产总额则是主营业务收入净额所对应期间的平均资产,这样才能客观地反映企业全部资产的使用效率。
由于行业的性质不同以及业务特点、经营方式不同等原因的影响,在不同行业、不同的企业之间,影响总资产周转率指标的因素也具有不同的特点,因此,只有在同一个行业内部,并考虑企业经营方式的相关因素之后,总资产周转率指标才是具有较强分析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的比率指标。该指标通常在衡量企业运用全部资产的总体效益方面得到广泛使用。
该指标反映的是企业的全部资产的使用效率,一般来说,该指标越高,表明企业全部资产的利用效率越高,企业通过全部资产实现的销售货款越多,企业资产入账和费用的及时性也好(说明企业不存在随意调节收入和费用的问题);指标越低,表明企业的全部资产使用效率越低,企业可能存在资产管理不善的问题,它在计算过程中的分子分母应注意保持时间上的一致。
该指标的变动趋势一般与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的变动趋势相同。如果存在较大变化,可能是企业应收账款或存货管理不当所致,还应当进一步分析应收账款和存货等构成科目对总资产周转率影响的方向和程度。一般来说,应收账款和存货周转效率提高,将会降低企业的资产占用水平,提高企业的资产使用效率,加速企业资金运转,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相反,如果应收账款和存货周转率较低,或者出现恶化的趋势,就应当引起企业的注意,它可能是造成其他指标变动的直接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