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五行属什么?
“藤”这个字在古代没有,它是清代的汉字简化而来。 现代汉语中“藤”是形旁为艹、声旁为滕的一个汉字。 草书中的「藤」(上)与楷书一样,都是草写的「滕」。 “藤本植物”这个词在《清会典》中没有收录(该书1736年成书,比其初版1730年晚了6年),因此可以知道,“藤本植物”一词是在康熙年间才出现的。 在古书中「藤」写作繁体“籐”或“䞟”,「蔓」和「蔓延」中的「漫」都写作「缦」。
根据我的考证,这些字形都是来自日语汉字「藤・ふじ」「蔓・まん」以及「伝来」的「伝」;而简化后的「藤」则直接来源于「藤」的草书形体。 古代中国对藤本植物的称呼有「籐」、「蔓」等,但使用范围并不广泛。 比如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草木一·籐》中说:「此物今人罕识也……今江左及吾闽皆有之,而闽中者尤奇。然非深山幽谷中不能多产也。」 其中所谓的“江左”即长江下游地区,“吾闽”就是福建。李时珍生活的明朝末年,除南方沿海地区外,大部分地区的人都没见过「籐」。 根据我查阅到的资料,目前只有清朝和民国文献中出现过「藤」。 从以上事实可以看出,“藤”是一个典型的近代汉字的形音义来源都取自日本汉字的例子。 这个汉字被用来表示一种新的中文事物——藤本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