厭是什么生肖?
“厌”字简体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的解释有二: 引申义:厌烦、讨厌。如厌恶。 由以上定义可以看出,用简体字“厌”表示繁体字“厭”时的含义是“嫌恶;讨厌”的意思。这种意思的“厌”与十二生肖中的子鼠相配。 因为老鼠怕人,喜欢夜间活动,行为惹人讨厌,所以古人对老鼠的行为表现很反感,认为它“厌人”。清·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草木》说:“鼠畏人最为无礼,唯至夜深,方敢出外偷粮……夜行时,见灯则伏,逢人则窜,其畏人也甚于虎狼。”这里把昼伏夜出的老鼠的“畏人”和“讨厌”刻画得很细致。“厌”用在十二属相中代表的就是子鼠了。
当然上述只是个人理解,仅供参考!
厌为古代神兽名,亦称“厌胜”,就是刻画成某种形象的东西,用作诅咒、威慑、战胜他人的法器。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一《李寄斩蛇》里记述有“厌蛇”:东瓯(古国名,在今浙闽一带)少妇,病困月余,忽愈,曰:“吾为白龙,东瓯治,当衰。”……及去,群臣惊惧。国王令刻木作龙,长四五十丈,饰以青翠,立曲城之上,名为厌胜。
其实,中国人早在原始社会的巫术活动中就应用了这种法器,其用途大多是象征性的或心理性的。这种文化现象在世界许多民族中有类似的发现,在西方称为“法术”。它被用来避邪、禳灾、治病、慑人。在中国民间极为流行,许多器物就是法器,如剪刀、镜子、弓箭、桃木、符咒、钟馗和五彩神牛等。
在北方蒙古族游牧地区,常用牛头作木偶,置于帐棚内,作为镇室、辟邪和消灾之用。从这种文化心理的象征与功能观之,我国生肖中,属鼠者所缺之物正为神牛,故可考虑用“厌”字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