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古代的头发怎么梳?
让我们来感受一下孩童的“发型” 《红楼梦》中,小时候的贾宝玉是这样打扮的—— 一头梳得光滑柔软的辫子,在阳光下耀武扬威(嗯,可以拿去碰瓷)。
而长大后的贾宝玉,虽然还是喜欢梳辫子的“臭美小孩”— 但却总是被妈妈强制梳成这么一个四四方方的“马尾巴”—— (贾宝玉:我不要面子啊!) 这应该是最接近中国古代男孩日常发式的。不过即使如此,我们依然可以在不少绘画作品中看到更多“异类”的小男孩发型。 比如像小太监一样,把整个脑袋剃光,只留一圈短发,然后束发而冠— 又或者干脆就剃成个光头,然后在头顶留下一小撮长发,其余全部剃掉— (贾宝玉:谁说的我像个小道童!人家好歹也有头发啊!) 最后一个选项,大概是古代男童最常见的发型了——蓄发留髻,但是把前额的头发全部刮去,形成了一个整齐的前刘海。
这样的发型大概是为了方便清理孩子额头上的汗水与灰尘。如果仅仅是夏天防止汗流浃背,那还好说。但问题是,这似乎是个一年四季都存在的造型。而且我们从一些画像中,也能看到一些成年男性是留着这样的前刘海的。 所以这种发型,恐怕除了实用功能之外,还有一定的美学意义——至少代表着一种“整洁”“体面”的形象。不然的话,你让皇帝和大臣们每天都花一个上午的时间用来刮刘海,实在有点说不下去。 当然,以上都是正常孩子的发型。要是遇到特殊状况,例如父母离异再重组、或是家里有钱任性,那就另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