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什么什么什么面?

时艺元时艺元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十面埋伏

【拼音】: shí miàn mái fú

【解释】: 指周围在埋伏好的部队。现比喻伏兵甚多。

【成语故事】:

刘邦得天下后,为了封赏功臣,就召开了一次大臣会议,共商封赏事宜。大家七嘴八舌,争吵得不可开交,一时难以有个结果。刘邦在大臣们的纠缠下,只好征求张良的意见。

张良认为群臣功劳的大小,陛下心里是最清楚的,现在您如果一次就把大臣们的封赏事情办完,大家以后就再也不会有什么怨言了。刘邦听了很高兴,就让张良确定大臣们的功过。

张良的赏罚很公正,在群臣中引起一片赞扬。但封赏完毕以后,有一个跟随刘邦打天下的开国大将不服,他就是大将军韩信。他在刘邦攻打其它国家时,一直镇守关中,平定各地,功不可没。但他被封为淮阴侯后,心里很不高兴。

他知道自己功高盖主,又遭到刘邦猜忌,就不想到长安受封。刘邦封赏韩信后,也不希望韩信前来拜谢。他知道韩信不来,为了堵住天下人的嘴,就派人去召他。韩信知道刘邦派人来召,就产生了一个想法,如果趁机杀掉使者,起兵谋反,一定会逼迫刘邦封自己为王。于是,韩信就把几个妇女找来,装扮成自己,然后带着少数亲兵南逃。刘邦的使者一进门,就被刀斧手杀死。

刘邦闻讯后,知道韩信要造反了,就找陈平商议办法。陈平说,韩信现在南逃,如果带兵追赶,他必定会负隅顽抗,不如用计去抓。刘邦说,眼下没有什么好办法呀。陈平说,皇上还记得以前去云梦泽游玩的事情吗?那时大臣们都带着兵去,不就是明为游玩,实为防止意外吗?汉高祖恍然大悟。陈平说,如果再用那招诈他来,他肯定会来的。刘邦同意,就布下十面埋伏,派人带印信假装宣韩信觐见,陈平做监斩官,诱使韩信离开军中,到军门亭。进京前,韩信有些疑虑,他问与自己相好的钟奇有什么意见。钟奇说,如果你不去的话,他们会以为你谋反,必然会对你下杀手,所以不如去长安一趟。钟奇的话坚定了韩可信使去长安的决定。韩信进京后,陈平暗中埋伏下武士,最终将韩信诱至军门亭,并立即斩杀。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