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糍粑好吃?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这句话用在糍粑上在合适不过了 作为南方人,我虽然没有吃过多少地方的糍粑,但经过我的多方打探,还是找到几个比较著名的糍粑产地。(先声明我是湖南人,所以提到的糍粑都是湖南这边的口味)
1、湘西自治州 沈从文笔下的美,除了翠翠和爷爷的生活外,还有这里的糯米糍粑。小时候看《边城》原著的时候对糯米饭糍很感兴趣,但是一直找不到。后来来到吉首大学所在地,才知道在这里可以买到正宗的沈从文味道的糯米饭糍。
2、怀化麻阳苗族自治县 到怀化必须吃姜糖,而到麻阳一定要吃糯米饭糍。麻阳地处湘黔渝交界处,是湖南的西大门。这里生产的糯米品质非常好,做出的糯米饭糍十分清香软糯。而且因为麻阳靠近贵州,所以这里的糯米饭糍会加入一点贵州特有的冰糖,吃起来不会觉得太辣也不会像湘西的那种纯甜,而是恰到好处的清甜。
3、娄底涟源市龙塘镇 在网上看到有人叫它“湖南肚脐饼”,据说源于明代洪武年间。这种饼是由大米粉、糯米粉和面做皮,包肉馅或白糖做的馅料,经过油炸做成的小点心,有点像北方的炸糕。
4、常德汉寿县 第一次吃到这种夹心的糍粑,是在一位汉寿老乡家里,当时他拿来给我吃的时候还开玩笑地说:“这是我们汉寿独有的糕点哦!” 这种糍粑外面有一层酥软的芝麻核桃糖衣,中间有红豆沙或者红糖馅儿。特别好吃!
最后推荐一个吃法: 把糍粑切成片,煎得金黄脆酥脆酥的,再配上豆浆或者牛奶,简直棒呆啦~
糍粑,很多地方都有,不过味道做法略有不同,湖南湖北贵州四川都有。
湖北和湖南糍粑的做法基本相同,将上好的糯米泡7、8个小时,然后将泡好的糯米放入木甑中蒸熟,将熟透的糯米饭放入石槽内用粑锤摏成细腻柔软的糍粑团,再将摏好的糍粑团捏成粑坨状,糍粑就做好了。湖南糍粑一般比较薄。
贵州和四川糍粑的做法也差不多,在糯米饭摏成糍粑坨时会摏一些包谷饭在里面,这样摏出来的粑粑比较厚实,吃起来更有嚼劲。包谷饭有熟的也有生的,生包谷饭摏出来的糍粑会比较硬一点。糍粑做好后可以煎煮蒸烤。将糍粑下到炖好的鲜肉汤中再放入生姜等作料煮熟,就是糍粑汤,是冬天的进补佳品。 糍粑表面粘上黄豆粉(一般是炒过的)也是很好吃的!煎粑粑的时候放许多油,油稍微热一点的时候就将糍粑放入锅中煎,糍粑会慢慢发起来,变成金黄色...那时候味道最好!糍粑还可以夹在火盆上烤,将糍粑固定在铁圈上然后放在火盆上,糍粑慢慢也变黄了,很香也很脆的!
将摏熟的糍粑分成几个小团,每个小团都摏成薄片,在摏糍粑时在石槽内撒点炒过的包谷饭(要舂细点)包谷饭均匀的粘在糍粑薄片表面,这时,你捏哪一边,它就像女孩子的长发随风而动,很柔顺的。然后可以用筷子将糍粑片挑起来放到锅上烤,糍粑片越干越好,这样又很好储存了,我们这里叫“包谷蓑衣”。包谷蓑衣用来煎着吃最好吃!